新闻中心News
古籍修复需要遵循的原则
多年来,国家图书馆的古籍修复工作一直贯彻“整旧如旧”修复原则。据相关资料,国家图书馆有关古籍修复工作中贯彻“整旧如旧”原则的文字记载,应该始于20世纪50年代。1950年5月14日,本馆召开《赵城金藏》展览座谈会,邀请社会各界知名人士讨论有关《赵城金藏》修复事宜。据座谈会纪要,本馆善本部主任赵万里先生发言指出:“过去本馆装修的观点是将每一书完全改为新装。此办法始而觉得很好,其后则发现它不对。一本书有它的时代背景,所以自(民国)廿三年后决定不再改装,以保存原样,所以装修一书有时用不上太多材料。馆藏《赵城藏》即保持其原来面目。”其中的“保存原样”、“即保持其原来面目”即是我们现在经常讲的“整旧如旧”原则的前身。
1991年开始,国家图书馆开始修复馆藏敦煌遗书。在借鉴国外修复敦煌遗书的经验、充分考虑到本单位技术、财力等综合因素的基础上,当时制定了一套修复方案,从四个方面制定了相应的修复原则:
1、在指导思想上,严格贯彻“整旧如旧”的原则,尽可能保持遗书原貌。
2、在修复方法上,坚决屏弃传统的通卷托裱方式。
3、在外观效果上,要求修复时附加的裱补纸与原卷必须有明显的区别。
4、在保留处理上,要求修复工作本身是可逆的。
在这四项修复原则的指导下,十几年来,国家图书馆修复了大量破损的敦煌遗书。这四项修复原则较之“整旧如旧”的修复原则,丰富了许多,有了新的内容。这4项修复原则对敦煌遗书修复工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同时这些原则也完全适用于所有古籍的修复。但仅就这4点修复原则来说,笔者以为似乎还不够细化和全面,还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
1 修复阶段
从古籍的破损程度来区分,古籍修复工作可分为抢救性修复、保护性修复、预防性修复等三个阶段。
1.1 抢救性修复
这是一种在非常紧急状态下的修复行为,其目的是要马上阻止文献破损部位的蔓延或发展。在一般情况下,这主要针对的是严重破损的古籍。这部分古籍如果不能马上进行抢救性修复,破损情况很可能继续发展,造成古籍局部或全部受到伤害部分的脱落或灭失。其次,应对突发事件对古籍造成的侵害,也是抢救性修复的主要内容。例如每年雨季或采暖季节,总有些图书馆因雨水或暖气泄露的水将部分馆藏浸湿,由于天气或暖气的原因,这些书籍如果处理不当,往往会很快生霉。对这样的必须尽快采取相应措施,脱水除霉,避免损失的扩大。虽然抢救性修复可很快的挽救一大批古籍的使用寿命,但也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很难达到对破损的古籍的实施全面拯救,只是借助于在极端紧急状态下的修复干预,挽救了那些“有药可救的”古籍。至于在有些古籍上出现的已经不可逆的损伤,如严重的纸张霉烂、揉、磨伤害,则只能做一些加固,对已经损失的文献信息则无力恢复了。
1.2 保护性修复
针对严重破损程度以下的古籍,在“整旧如旧”、保持古籍原始面貌的原则下实施修复,延续古籍的使用寿命,这是在古籍修复过程中使用最多的一种修复措施。
需要说明的是:所谓的“整旧如旧”,不是企图恢复古籍没有损坏以前的原貌,如宋板书在宋代的原貌、元板书在元代的原貌。古籍传世至今已历经千年,书籍制作时期的旧貌,现在大多已经改变,看不出原来的面貌,也无从谈恢复不恢复了。我们现在能做的,只是尽可能保留古籍在现在、我们未做修复前的面貌。而所谓保持古籍修复前的面貌,就是指在修复工作中我们能做的,只是修复和加固古籍的残破部分,而不能使古籍其它部分的现有性状发生任何形态上的改变。
1.3 预防性修复
采取的保护措施是预防性的,这种修复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对古籍实施较大规模的干预。
对古籍采取的预防性修复,一是在古籍采取拍照、扫描等措施前,先对古籍进行修补和加固,避免在拍照、扫描的过程中,破损加大,或使破损部位脱离原书,产生不必要的残片。二是对古籍中虽然没有发生明显的破损、但已经实际发生的劣化现象的部位先行小范围的修复,先采取一定的措施消除危害古籍使用寿命的因素。例如经常在古籍书口部位发生磨损现象,有的地方断裂,有的地方还没有完全断裂,呈断断续续的状态。如果只把断裂的部位修补起来,完全是可以的。但在书口没有修复的部分,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继续发展,还有断裂的可能。在这样的情况下,把折痕处虽然没有完全断裂、却已经有断裂隐患的部分修复一下,消除断裂隐患。再有,对于已经出现生霉现象的古籍,被霉菌腐蚀的部分外表看起来纸张还基本完整,但实际上纸张的强度已经很低,要马上采取措施加固,防止生霉部分出现更大的损失。就些都是预防性修复的重要内容。
修复工作的对象不同,工作重点也不同,强调的修复重点也应不尽相同。在抢救性修复阶段,应强调“抢救为主、修饰为辅”;在保护性修复阶段,应强调“整旧如旧”,即保护古籍的“真实性”;在预防性修复阶段,应注意把握“最少干预”,不要过度修复。当然,这三个阶段的工作是不能截然分开,划分的清清楚楚的。有时在一部古籍的修复过程中,就有可能包含了三个阶段的工作。
2 修复原则
经过多年工作实践,笔者以为古籍的修复原则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2.1 安全性原则
纵观古籍的修复过程,笔者以为,古籍修复工作应该把“安全性”原则放在第一位。修复过程是一个高度专业性的工作,其目的旨在保存和展示古籍的文献与历史价值。因此,在修复过程中,保证古籍的安全是第一位的大事。这里包括几方面的内容:安全的修复工作环境、安全的修复措施、安全的修复材料,以及古籍文献信息的安全。
2.1.1 修复工作环境的安全性
按照相关规定,修复古籍的工作间安防要求应和善本古籍书库的安防要求基本相同,即应安装红外、微波、烟感等用于防火、防盗的安防设备,保证修复环境的安全。
2.1.2 修复措施的安全性
这是指在修复过程中采用的修复技术或修复方法对古籍来说绝对是安全的。绝对不能使用不当的修复措施。譬如对古籍采取染色、揭薄等技术要求虽很高、但对古籍一点益处都没有、只有害处的措施,避免修复工作的开始即是文献遭到二次破坏的开端,而在这种情况下造成的破坏往往是不可逆的。采用这样的修复措施的出发点虽然是好的,初衷也是要对古籍进行保护,但从其修复结果来看,修复以后古籍的文献信息有了不可逆的损失,这样的修复对古籍来说只是在进行保护性破坏。
2.1.3 修复材料的安全性
这是指选用的修复材料对古籍来说应是安全无害的。这主要指选用的修复材料中不应含有对古籍不利或有害的成分。例如不能使用木浆纸作为古籍的修复材料。因为在木浆纸中原料中含有大量的木质素和其他杂质,极易发生劣化现象,从而可能对古籍造成污染,影响古籍的长久保存。再有,在古籍修复过程中不要使用明矾及其它可明显改变纸张性状的化学物质,以免对古籍以及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
2.1.4 文献信息的安全性
在修复过程中,从始至终都要注意保证古籍所承载的各种文献信息的安全。其中包括:在修复过程中不能改变古籍用纸的长度、宽度、厚度等数值;不能使文字受到损伤和墨迹、颜色洇染等等。
2.2 真实性原则
真实性原则就是保护文献的真实性,就是切切实实的保护古籍所有原始信息的真实性。这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文献内容的真实和文献形态的真实。过去,我们常说的“整旧如旧”的修复原则,其实就是要求保持文献信息的真实性。但由于业内对“整旧如旧”这个原则的解释过于概括和宽泛,特别是对于整旧如旧的“旧”字的理解到现在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旧如旧原则的实行。在国内同仁修复的古籍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一些装裱得很好、外观华丽漂亮,但文献信息已经“失真”的古籍。因此,笔者以为,有必要对“整旧如旧”原则作进一步的细化和明确。
2.2.1 文献内容的真实性
文献内容是文献的主要信息。古籍的文献内容是通过文字、图像表述的,因此,在修复工作中注意保留文字信息的完整,就是在维护文献内容的真实性。
2.2.1.1 文字、图像数量的真实
多数古籍的文字、图像有残缺的现象。处于破损边缘处的文字、图像受到的伤害一般较其他部位的要多。在修复时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导致这些受到损伤的文字、图像部分或整个缺失。保证古籍原有的文字、图像数量,是古籍修复工作的重点之一。
2.2.1.2 文字、图像位置的真实
古籍多有残片,残片文字、图像的缀合必须非常慎重。没有确凿的证据和十分的把握,古籍的残片文字、图像不可随意缀合。保证残片上文字、图像在古籍上的正确位置,也是古籍修复工作的重点之一。
2.2.1.3 文字、图像形状的真实
这主要指在修复过程中要注意古籍文字、图像的真实。注意保持笔画、图形的原貌。对于缀合的残片文字,一定要保证文字、图像笔画的位置正确。
2.2.1.4 残缺部位的真实
文字、图像缺失的部分,一定要保持原貌。在修复过程中,缺损部位载体的厚度和形状不应改变。
2.2.2 文献形态的真实性。
文献形态的信息,是通过文献装帧形式表现出来的。因此在修复过程中,必须忠实的再现古籍的原始文献形态,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改变。在古籍文献形态方面在装帧形式、纸张规格以及纸张特征方面应特别注意。
2.2.2.1 装帧形式的真实
古籍原始的装帧形式一定要按照修复前的面貌保留。破损的书皮、护叶尽量修复恢复其使用功能,卷装古籍在修复时的添加物如包首、拖尾等最好不要和原件粘连一起。
2.2.2.2 纸张规格的真实
修复完以后,古籍用纸的规格不应改变。换一句话说,就是在修复过程中,古籍用纸不能裁,古籍用纸的规格数据不能改变。特别是要尽量保护古籍纸张的厚度不能因修复受到损伤。
2.2.2.3 纸张特征的真实
古籍纸张特征明显,其中包括纸张原始信息:纸张帘纹、规格等;加工信息:纸张加工情况;还有在书籍制作时留下的特殊信息等等。这些特征对古籍的研究来说,都非常重要,应改完整地保留下来,不应因修复受到损害。
2.3 最少干预原则
最少干预是对古籍历史信息的最少干预,这是指导古籍具体修复工作的非常重要的原则,即对古籍的修复始终要控制在最小范围。无论是抢救性修复、保护性修复、还是预防性修复,都应该根据实际需要,把修复的面积控制尽可能小的范围,添加的修复材料要尽可能的少。比如,在古籍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撕裂比较严重书叶,但其纸张还保留着很好的强度,只要用很窄的纸条把撕裂的部分补好,纸张就可以基本恢复原貌了,而尽量不用纸把整张书叶都托裱起来,把书叶没有破损的地方一起加固,这样的修复就应是对古籍原始信息的最少干预。
2.3.1 避免过度修复
与最少干预的原则相反的就是过度修复。所谓过度修复,就是在修复过程中,过量使用修复材料,以及采用一些本来并不需要采用的过度修复措施。本来可以通过用窄纸条就可补好的,却用托裱的方法修复,在古籍上添加了本不需要的材料,即浪费了资源,也干扰了古籍原始文献信息。因此,在古籍修复工作中应避免过度修复现象的出现,避免因过度的修复而干扰了古籍固有的信息。
如在古籍虽然遭到伤害、但书叶强度尚好的情况下,对书叶整体托裱。或书叶局部破损,却采取把整张书叶背面都托裱一层纸来加固书叶的做法,就是过度修复的典型。
2.3.2 不要试图恢复在文献上已经缺失的文字和图像
这对保护文献的“真实性”至关重要。在古书修复中有“划栏补字”的作法,在字画修复方面也有“接笔”和“全画”传统,将文献中原来已经缺损的文字图画补齐、复原。现在,由于现在的修复人员中很少或几乎没有具备较高水平的书法素质的,“划栏补字”这一方法在古书修复方面已经没有人使用了。而“全画”在古书画作品的修复中还是比较常见的,直到今天还在应用,特别是在一些珍稀文献的修复中,还在使用。这是非常值得注意的。
2.4 可逆性原则
修复所用材料和技术方法应具有可逆性。
2.4.1 技术措施可逆
修复后的古籍,在必要时可采取措施比较容易地把修复材料从古籍上取下来。这就要求现在的修复不会对古籍原始文献信息造成任何不可逆转的变化。将来如果有更好的修复技术出现,可以轻而易举的清除目前的修复状态,恢复原状。换一句话说,就是现在的修复不应对古籍原件造成任何损害,如有必要,随时可以改用更为先进的技术,以更好地保护这些古籍。
例如:古籍用纸中,有一部分经过浸蜡、涂蜡的处理。由于蜡的作用,这一部分古籍纸张已经发生劣化现象,纸张强度降低。现在,如果采取相应的措施,将蜡从纸张中除去,在技术上不是什么难事,没有问题。但这样一来,古籍用纸的历史信息会不可逆地损失一部分,对这部分纸张的修复处理,还要注意尽量保留纸上的蜡为好。
2.4.2 修复材料可逆
就是使用的修复材料性状不会发生变化,在采取相应技术措施以后,可以很容易地从古籍上取下来。
2.4.3 慎用新技术、新材料
近几十年来,市场上经常出现一些新研制的文献保护技术、机械和材料。例如纸张覆膜加固技术、气态、液态高分子化合物加固纸张技术等等。但这些技术和纸张加固过程中使用的材料多数是用来修复近代图书的,修复古籍并不适合。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可逆性差,使用起来很容易,但要从文献上把加固的东西取下可就难了。再有,有的药物在去除污染物时很有效,但却容易引起纸张颜料变色,因此,在对古籍中使用非传统的技术和材料,一定要慎重。
2.5 可识别性原则
在修复之前应该对古籍的原貌进行拍照留档。修复料必须和古籍原件有所区别,修复的目的并不追求修复风格的统一。
对前代修复人员为古籍修复工作所做的贡献应该给予尊重,当不同时期的修复材料重叠在一起时,要注意保存各个时代修复的历史信息。
2.5.1 修复材料应与古籍的颜色协调但应有区别
修复用纸的颜色应尽可能与古籍原件协调并应有一定的色差,使人可准确判断添加修复材料的位置及面积,尽量保留古籍原有的文献信息。
2.5.2 前人修复的信息的处理。
前人修复的信息要区别不同情况酌情保留。根据修复材料纸张颜色是否协调、原料结构与古籍是否相同等方面的情况区别处理。
2.5.2.1 对古籍保存不利的要取下
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近代修复过的古籍中,补纸含有对古籍长久保存不利的成分,如木浆、草浆成分,或补纸过厚、过硬,这样的补纸应取下、替换。
2.5.2.2 有文献价值的要保留
有些补纸,特别是有字迹的早期补纸,具有相当的历史文献价值,这样的补纸可以从古籍上取下,经过修复后妥善另行保管。也可根据情况原地保留。当然,是否取下补纸的决定权不能仅仅依赖于负责此项工作的个人,而应由有关方面的领导及专家一起决定。
2.6 适宜性原则
2.6.1 修复人员的专业素质适宜
古籍修复人员除需要具有一定水平的专业技术和修复经验外,还需要有很好的个人修养。综合起来讲,专业技术、文化以及心理等三方面的素质比较优秀的人,才适宜从事古籍修复工作。
2.6.1.1 技术素质
从事古籍修复的人员,对于传统修复技术及工艺应比较熟悉,并能熟练掌握操作。
2.6.1.2 文化素质
古籍修复工作的性质决定,要求修复人员要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古籍是我国存世最早的古代文献,其文献价值、资料价值之高,是不言而喻的。要做好古籍的修复工作,修复人员应该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如果修复人员的文化水平很差,在保护文献的真实性、特别是保护文字的真实性方面就会打上一个很大的折扣。较高的文化水平能够帮助修复人员认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的重大,加深对修复工作重要意义的理解。
2.6.1.3 心理素质
要做好古籍修复工作,修复人员的加强个人心理素质的修养是十分重要的。遇到破损程度高、破损量大的古籍,需要平心静气,坐下来慢慢的修复。在这时候,个人在生活中遇到的烦恼、矛盾,都不能带到修复工作中去。在古籍修复的整个过程中间,修复人员从始至终都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2.6.1.4 团结合作精神
古籍修复工作工序多,操作比较复杂。在工作量较大的时候,往往需要多人合作才能完成。因此,团结协作精神对做好修复工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2.6.2 修复环境适宜
要做好古籍修复工作,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2.6.2.1 工作间、设备
每工作岗位使用面积不应小于10m2,工作间最小面积不应小于30m2。室内北向自然光线应充足。工作台、案的规格最好不要低于90x180cm,室内有给、排水设施及加热用的电源。
2.6.2.2 温湿度控制
工作间室内应有通风及空调设施,门窗要有良好的密闭性,室内温度最好能控制在220C,±20C、相对湿度为55%,±5%的范围之内。
2.6.3 修复所用材料适宜
最好选择强度相应、薄厚相仿、柔软适度的手工纸等作为古籍的修复材料,这对保证古籍修复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6.4 技术方法适宜
采用的技术方法、措施不得对古籍产生任何副作用或损害。
2.6.4.1 采用适宜的新技术
只有在经过严格的科学实验和经验证明是有效的,方可使用图保新技术对古籍用纸进行加固,
2.7 相似性原则
2.7.1 修复材料相似
修复材料使用的纸张要和古籍整体颜色协调、相近,但不要求颜色完全相同。纸张结构和薄厚应和古籍原件的纸张类似。
2.7.2 粘合剂相似
古籍修复工作中使用的粘合剂就是传统的浆糊。为保证工作质量,可使用小麦粉、最好用小麦淀粉制作浆糊。使用小麦淀粉制作浆糊修复中国传统古籍,是经过历史检验的,古籍中使用的小麦粉浆糊,已经有了上千年的历史,长期的修复实践证明小麦淀粉浆糊是安全可靠的。
2.7.3 修复技法相似
古籍的修复应尽可能和古人修复方法相似。例如:古人制作古籍时可能还没有创造上墙绷干技术,这一点从古籍的装帧形式即可清楚的看出来:例如:绝大部分的敦煌卷子打开以后并不是直的。由于书叶宽窄不一,有的卷子甚至呈明显的弧形。所以我们在修复古籍的时候,也不要在修补好以后将古籍贴在木墙上绷干,这样既能保留古籍的原始面貌,又能避免出现在绷干时由于修复环境的原因对古籍造成的损伤。
2.8 规范性原则
要保证上述原则能够实施并指导修复工作,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2.8.1 交接制度
要保证古籍修复工作的顺利完成,一定要建立必要的交接制度。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与库房的交接和组内交接。与库房的交接应有比较详细的交接记录,记录应为2份,一份作为善本特藏修复组修复工作记录。
2.8.2 档案数据规范
修复档案的登记要规范登记项目、记录语言、记录形式等方面的内容。其中包括:古籍书目著录数据、外观描述有关数据、附件情况;破损位置、破损原因、破损程度的有关数据;以及修复要求、修复方案、修复过程等。
2.8.3 保管措施规范
古籍在修复过程中的保管工作非常重要。不仅不能丢失,也不能出现错乱,否则就要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待修古籍必须放进专用保险柜保存,且保险柜应与工作间隔离。
2.8.4 技术与质量验收规范
按照由文化部颁布施行的《古籍修复技术规范与质量标准》执行。
3 结语
修复古籍的目的是为了延长古籍的使用和保存寿命,以便更好地研究和利用。修复为长期保存创造了条件,也为研究、使用古籍奠定了基础。为保证古籍的正常流通和使用,必须加强古籍修复工作。古籍修复的情况比较复杂,必须针对古籍不同的破损状况区别对待,在修复过程中若能坚持贯彻上述原则,对做好今后的古籍的修复工作肯定大有益处。